新聞動態
精誠團結、合作共贏
實踐出真知|上海遠方攻克施工難題,創新施工工法, 助力房建第一深基坑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9-25 15:31
近日,恒大中心項目42.35米超深基坑第八道支撐順利完成,標志著中國民用建筑最深基坑就此誕生。作為恒大中心項目地下連續墻和樁基承建施工單位,能在恒大集團業主單位和中建四局總承包單位的信任與支持下,為中國房建施工取得新的突破貢獻一份切實的力量上海遠方感到欣喜和榮耀。
我公司受中建四局的委托,負責承建該項目的地下連續墻和樁基工程,分別于2018年3月和2019年11月進場施工地連墻和樁基,施工過程中積極作為,持續精進施工工藝,力戰深、硬、近等施工難題,為業界貢獻了多項新型施工工法,如期向業主單位交付精品工程,為基坑開挖和8道內支撐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得到了恒大集團與中建四局的認可。
負責務實,攻克深、硬、近難題
恒大中心項目地下連續墻最深達到64.5m,此深度對于專攻地下連續墻行業的我們并沒有構成較大的負擔,施工過程中也沒有過多地消耗我公司施工團隊精力。但是該項目臨近地鐵、穿越微風化花崗巖層等客觀情況著實給項目施工團隊出了難題。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吃過硬虧,摔過跟頭,甚至經歷過一幅墻一個月沒有抓銑出槽的“灰色時刻”。但項目團隊在背負生產重壓情況下,沒有選擇退縮放棄,而是不斷嘗試尋找新工法,優化施工工藝,最終突破困境,扛過了苦難,負責任地向業主單位交付了精品工程。
恒大中心地下連續墻深度為國內房建領域之最,我公司投入了寶峨MC96,較為順利解決了成槽入巖深的難題。地下連續墻深帶來的另一個難題就是鋼筋籠超長,吊裝難度大,項目團隊依據豐富的施工經驗針對籠長為49.02-63.52m鋼筋籠采取分節吊裝的施工方案,降低了吊裝作業的安全風險,保障鋼筋籠順利下放。
鋼筋籠下放
攻克硬巖,創新施工工藝。該項目地下連續墻穿越微風化花崗巖層20余米,巖層抗壓強度達136MPa。巖層硬導致成槽施工效率驟降是項目團隊必須在短期內解決的難題。為此,公司在恒大項目投入了徐工集團460旋挖機。項目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與實地驗證創新優化了引孔方式,用“旋挖機+成槽機+銑槽機”三機聯動的“旋抓銑”全工序穿插施工工藝代替了傳統的“成槽機+沖擊錘”施工工藝,減少了單次硬巖接觸量,銑槽效率顯著提高。
鉆孔巖芯
臨近地鐵施工,采用特殊方案,保護地鐵結構。此項目地下連續墻外邊距離深圳11號地鐵盾構線外邊僅4.4m,為了不影響原有地鐵結構,我公司項目團隊采取“劃分區域,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在地鐵保護區域內恒大中心項目團隊采取了地下連續墻外側全套管全回轉鉆機施工單排咬合樁,內側雙排旋噴樁特殊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原有地鐵的穩定性。
齊心協力,用集體的智慧攻克難題
先進團隊成就科學的施工工藝。除了墻深、巖硬、臨近地鐵攻堅性難題,施工團隊還需要克服設備排布擁擠、場地狹小,工期緊張等難題。施工場地20余臺A類設備同時施工,咬合樁、高壓旋噴、地墻工期節點卡控嚴,工序穿插施工,工期緊張等因素都讓恒大中心項目團隊背負了一定的生產壓力,但恒大中心項目團隊成員在項目負責人邱愛民科學地統籌規劃下,通力合作,直面難題,精研深判,改進工藝,夜以繼日地反復理論研究、實踐驗證,最終為行業貢獻了超深入巖成槽施工技術、臨近地鐵基坑圍護結構施工工藝等應用性強的新工藝。即使恒大中心項目已完工多時,團隊成員回想起在恒大中心那段日夜奔波、相互促進的歲月,仍感觸頗多。恒大中心項目團隊成員回憶說,抓不動的時候,效率、成本、工期等各方面壓力都撲面而來,也沒有書本的理論和前人的經驗供借鑒參考,不知道怎么辦,但還得堅持干下去,是真難!我們團隊全體成員一遍遍研究討論,實踐驗證,現在簡簡單單說出的“旋抓銑”,真是在一步一步磕磕絆絆中才摸索出來的經驗。
所謂的深耕地下連續墻領域,即奔赴祖國各方俯身躬耕,親身實踐,深研祖國各類復雜地質下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案,在實踐中攻克各類難點,總結規律,在挑戰中改進優化施工工藝。上海遠方一直在腳踏實地為地下連續墻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奉獻自己的力量。
日后,恒大集團總部大樓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地標性建筑,是中國對外交流標志性名片之一。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基礎建設貢獻自己的科研技術力量,是遠方公司的榮幸。未來,遠方公司會不懈努力,持續精進優化施工工藝,不僅期望在國內建設領域打破更多的最深記錄,更期望在更多的國家戰略性工程上以及民生性工程上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反哺國家與社會,用精品工程回饋客戶的信任。
2021年6月29日
下一個: /news/141.html